医药市场规模极大增长 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随着政府保障体系的完善,医保覆盖面**,国家财政投入明显增加,单就“新农合”一项,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新农合补助资金101亿元,比2006年增加58亿元。加上国家对城镇非从业居民的医保政策和对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不难看出,国家正在投入资金进行基础卫生设施建设,改善原有的中低端市场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中低端的消费潜能被大大激活。居民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使他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得到释放,药品的总需求量也将快速增加。这就意味着医药市场的容量将迅速扩大,对医药企业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那么,什么样的医药企业将得到更大利益呢?任积页说:“随着国家对中低端市场的重视,药品种类结构将发生改变,那些能够提供低成本药品的大规模企业将是*大的受益者。”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医药流通研究中心的代航认为,全民医保的制度政策设计取向,将吸引所有企业的眼球,那就是如何进入新农合与社区用药目录。
可以说,这是医药市场重新洗牌的关键时期,谁能在这场改革洪流中完成突破,谁就有可能稳固。
新医改将给现有的医药市场带来新的变化,这是医药行业的普遍共识。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医药流通研究中心的代航认为,新医改将更多地激活原来的普药市场。我国庞大的普药市场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和特殊性,一是生产文号过多,同质化产品价格竞争导向明显;二是客观上已形成事实上的廉价药市场。由于全民医保制度的推行,预计普药市场将放量,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将面临新的市场机会。但当“竞争性”作为医药行业的主要特性而弱化“公共性”、“福利性”时,普药市场机会将呈现非常复杂的情况。一方面品牌药企业将加大投入争抢普药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非品牌企业在确保质量前提下,将通过非人力销售直接切入供应链管理,以占据普药市场的一席之地。因此,低价—高效供应链与高价—高效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将在医药市场上表现得越来越充分。
任积页认为,整个中国基本医疗卫生的框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医药行业,二是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三是医疗保障系统,医改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调整这三者关系的过程。而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行业整合加剧,随着行业集纯度的提高,大医药企业集团将有更好的发展机遇。
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方向必将使中国医药市场总体规模呈现极大的增长空间,同时也给中国医药行业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
责任编辑:候明芳 WWW.1168.TV 2014-1-18 11:38: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