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腻?近70%医院出入库药品不扫码
在药品电子监管码退出历史舞台后,医疗机构作为药品使用环节,是药品追溯体系建设中重要一环,但现实是:70%医疗机构出入库药品不扫码。这其中是否隐藏什么猫腻呢?
按照CFDA《关于推动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完善追溯体系的意见》中的要求:药品、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和《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购进、验收、储存、使用等情况进行记录。
近日,药品安全合作联盟(PSM)向媒体部分公开了其历史半年所进行的药品安全追溯系统调研。此次调研涉及1300人次,其中包括421家医疗机构。
近70%医疗机构出入库药品不扫码
调研结果显示,69.36%的医疗机构收出库药品不扫码,即使扫码,53.96%医疗机构扫的大部分也是企业物流码。近70%医疗机构药品不扫码是什么概念?而且门诊发药不扫码的比例占到85.27%,即使扫码,扫的编码也是医院自编的码,这一比例占到40.82%。
因此医疗机构作为是药品追溯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药品进出库时,行为习惯的调整,是影响药品追溯体系落地的重要因素。
另外,调查显示,医疗机构对扫码能够实现目标的认识主要是三个方面:首先是扫码可以方便药品追溯和召回,其次是减少工作差错,第三是提高工作效率。这实际上也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构建药品追溯体系时,提供了参考依据,若是药品追溯体系中所涉及的各类编码的使用,可以达到以上三个效果,那么将有可能提升医疗机构在药品使用中的扫码行为。
一**指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构建药品追溯体系时,基于长远的规划,应该至少满足以下三个要求要求:末端必须抵达患者,实现整个链条的可追溯;采用开放适用技术,形成兼容性追溯系统;可直接融入国际物流系统,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