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走出去路不好,但前景好!
目前,中医药在欧美主流市场仍不被认可。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国,虽然有中医诊所,但以针灸、推拿、按摩理疗为主,并且接受者大部分为华裔人群,西方人很少。
截至目前,德国政府卫生部门和法规没有正式承认中医的地位,此外,在美国市场,中成药的身份只能是“膳食补充剂”而不是“药”。但可喜的是,在某些国家地区在对待中医药的态度已经逐渐改善,据悉,澳大利亚已通过立法的方式承认中医的合法性。
在东南亚地区,中医药被接受的程度较高。在越南、泰国、印尼均有中医师,在这些地区中医药已经合法。但大多数中医师为针灸师,中成药多数从中国进口,但与本土医药产业相比,占比仍然不大。
可见,在欧美等经济发达区域,中医药的合法地位有待进一步提升,而在接受程度略高的东南亚地区,中医药市场仍待进一步开发。
秦文杰认为,目前中药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美市场,所耗费的周期长、费用高,在美国市场,至今没有一个中药产品以药品身份进入市场。如复方丹参滴丸在1997年通过IND申请,如今III期临床已结束,仍未获准上市,耗时20年。康莱特注射液于1999年提交IND申请目前处于筹备临床III期。
在欧盟市场,尽管已有三款中药产品以药品身份进入,分别为:地奥心血康、丹参胶囊、板蓝根颗粒,据悉,地奥新血康于2012年4月进入欧盟市场,但如今市场尚未形成规模。
中医药的海外道路长且险阻,秦文杰建议,国内中药企业想走出国门,需“科研先行”让国外科学家了解、喜欢、接受中药,才能更好的发展中医药的海外市场,此外,秦文杰认为还需要重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