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帕米膦酸二钠会引起下颌骨坏死吗?
注射用帕米膦酸二钠临床上主要是用于治疗骨癌、脑癌等癌症的治疗,还可以用于引起骨转移的常见肿瘤,例如乳腺癌骨转移、前列腺癌骨转移等,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那么,注射用帕米膦酸二钠会引起下颌骨坏死吗?
1例60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因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给予帕米膦酸二钠60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于4~5 h静脉泵入,1~3个月给药1次,17个月内共给药10次,之后因头颅转移行头部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前2 d开始服用泼尼松10 mg,3次/d,连用37 d。
放射治疗结束后,患者再次接受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剂量和给药途径同前,1年内共给药5次。在这1年间患者经常出现牙龈肿痛、溢脓,口腔科诊断为下颌骨坏死。考虑下颌骨坏死可能与帕米膦酸二钠有关,或与双膦酸盐和放射治疗两者有关。
注射用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是治疗恶性肿瘤溶骨性骨转移和骨转移引起的骨痛的专用药。肿瘤骨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肿瘤细胞随血流到达骨髓后,通过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基质细胞的相互作用,破坏骨组织,释放出骨组织中贮存的多种生长因子,使肿瘤细胞不断增生形成转移灶。骨骼是恶性癌*常见转移部位之一,骨转移瘤的发生率比原发性骨癌高,且多为多发性骨转移。癌和肉瘤都可以转移到骨骼,其中由癌引起的骨转移更常见,约80%~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