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在进补膏滋时应该以下5个方面
1、防止“闭门留寇”
在外邪未尽的情况下,不要过早使用膏滋,以免留邪为患。必要时可在祛邪药中加入补益之品,以达到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目的。另外,补益莫与气血为难,应避免一味呆补,不注意气血流通的倾向。
2、防止“虚不受补”
对于一般慢性虚证患者,只能缓缓调养,不宜骤补。可于补益膏方中,酌加助运之品,以免滋腻呆胃之弊。
3、防止“损阳耗津”
阳虚有寒忌清补,以免助阴损阳;阴津亏损忌用温补,以免助火伤阴。
4、妊娠禁忌
妊娠期间,因为某些药物具有滑胎、堕胎的流弊,往往可以造成流产的后果,所以在临证时要注意药物的选用,注意妊娠禁忌。
5、忌口
为了达到治疗目的,服药期间要求病人忌食某些食物,叫做“忌口”。近年来通过大量的临床和科学实验,忌口的范围已日渐缩小,而且日趋合理。如服人参膏时忌服萝卜,服首乌膏时,忌猪、羊血及铁剂;服滋补性膏滋时,不宜饮茶。一般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服用人参时,常习惯称萝卜、绿豆(包括绿豆制品,如粉丝等)是“解药”,意思是含破坏人参中的有效成分。
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萝卜的消食导滞作用和绿豆的寒凉解毒功能造成人参的作用不能发挥,人参的甘味补气生津的疗效将大大减弱。应该说,两者同时服用是不适宜的。从药理上讲,萝卜会加快人参有效成分的排泄,在人参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其营养成分未被人体吸收时,已经被排泄出体外了。由于膏滋中有不少补益壅滞之品,对于消化不良者,服用食物以易消化为上,否则容易阻碍消化、吸收,从而不能起到理想的补益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