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血管的功能产品可以贴牌代工吗?

药闻天下2025-08-01 02:26:4352阅读

清血管功能产品能否贴牌代工需分情况讨论:若产品为普通食品或食字号保健品,在符合资质与宣传规范的前提下可贴牌代工;若产品为保健食品(需“蓝帽子”标识)或医疗器械,则需严格遵循备案/注册制度,禁止单纯贴牌生产。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普通食品或食字号保健品:可贴牌代工,但需合规宣传

资质要求

代工厂资质:需持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完成产品备案(如食字号备案)。

品牌方资质:需具备合法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涵盖保健品或食品销售。若使用商标,需提供TM标(申请中商标)或R标(注册商标),但非强制要求。

案例:某品牌委托代工厂生产深海鱼油凝胶糖果(普通食品),代工厂提供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备案号,品牌方使用自有TM标进行销售。

宣传规范

禁止宣称功效: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广告法》,普通食品不得宣称“清血管”“降血脂”等保健功能或疾病治疗功效。

合规表述:可通过成分描述间接暗示功能(如“含Omega-3脂肪酸”),但需避免直接关联健康效果。

风险:若违规宣传,品牌方和代工厂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产品下架)。

二、保健食品(需“蓝帽子”标识):禁止单纯贴牌,需备案/注册主体一致

法规限制

根据《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国产保健食品的备案人必须是生产企业,原注册人可作为备案人;进口保健食品的备案人需为境外生产厂商。

禁止行为:同一企业不得使用同一配方注册或备案不同名称的保健食品,也不得使用同一名称注册或备案不同配方的保健食品。

结论:若产品为保健食品(如宣称“辅助降血脂”的鱼油软胶囊),则需由生产企业自行备案或注册,品牌方无法直接贴牌生产。

合规路径

品牌方自建工厂:若品牌方希望拥有“蓝帽子”产品,需自行申请生产许可证和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收购生产企业:通过收购具备资质的工厂,间接获得备案/注册主体资格。

案例:某品牌原计划贴牌生产保健食品,后因法规限制转而收购一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以该企业名义备案产品。

三、医疗器械(如血管支架、按摩仪):需严格资质与协议管理

资质要求

贴牌方:需具备企业法人资质和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若产品为二类医疗器械,还需产品注册证书。

生产方:需具备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且生产范围涵盖委托产品类别(如二类08贴敷剂)。

质量管理体系:双方需建立符合ISO13485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签订质量协议和委托协议。

标识规范

产品标识需包含真实信息,如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等。

案例:某品牌委托生产血管按摩仪,代工厂提供生产许可证和ISO13485认证,产品包装标注品牌方名称和代工厂信息。

四、操作建议:降低风险的关键步骤

明确产品类型

根据成分、剂型和宣称功能,判断产品属于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还是医疗器械。

工具: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GB 16740)和《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筛选合规代工厂

核查资质:要求代工厂提供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GMP认证(保健食品需“蓝帽子”批文)、ISO13485认证(医疗器械需)等文件。

实地考察:重点检查生产车间、原料库、质检流程,确保生产能力和品控水平。

案例:某品牌委托生产清血管茶包,通过实地考察发现代工厂原料库混放非药食同源成分,及时终止合作避免风险。

签订详细合同

条款示例:

知识产权归属:明确配方、商标、包装设计的所有权。

质量检测标准:约定原料和成品的检测项目(如重金属、微生物)。

交货周期与售后:规定生产周期、物流方式和退换货机制。

风险防范:要求代工厂购买产品责任险,降低质量纠纷风险。

合规宣传与销售

普通食品:避免使用“治疗”“治好”等词汇,包装标注“固体饮料”“压片糖果”等类别。

保健食品/医疗器械:严格按备案/注册功能宣传,不得夸大效果。

案例:某品牌因在普通食品包装上标注“清血管神器”,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并下架产品。

咨询电话:18866154023(同微信)


(发布人:sdhs)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