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少了代理 医药营销模式将集体瘫痪
从药改拼杀药价到医药流通大检查,从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核查到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工艺核查,面对一波又一波整顿和严查严打,从药品生产企业到医药商业和经销客户,个个不轻松。
医药行业整顿,亦是洗牌,如何更加规范、合规,提升专业化运作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未来才能长久立足,健康发展。
医药依旧是朝阳产业
健康产业永远是朝阳产业,随着人口增加、老龄化、小康社会发展和国家放开二胎政策,三保合一、大病医保等政策推行,未来民众对医疗健康方面的需求只会与日俱增,医药行业作为健康支柱产业依旧大有可为。如果健康事业只有医生护士,没有医药企业,必定是无米之炊。
药品生产企业早已更新换代,不再是几十年前的小米加步枪,巍峨的厂房,先进的流水线,庞大的研发投入和营销费用,以及年年上涨的原材料成本、生产成本、人员开支和各项财务费用、税收等等均需要有效摊销。
一个产品从研发到上市往往历经八年抗战,从上市到销量成熟同样需要经历漫漫长程,仅等待医保和挂网,办理各项市场准入就要耗费至少三五年的时光。在降低药价、杀价声一片、各种调控应接不暇之际,如何能够确保医药行业更加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倘若杀鸡取卵,药企生存不下去,又谈何药品质量安全和未来产品的更新换代。
医药行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各项检查已成为常态,各种政策风声不断,已有不少行业人打起了退堂鼓,造成客户大量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