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冻”要适度

健康知识2012-10-24 12:00:00565阅读

  一是“秋冻”应看“天时”.当天气变化比较平缓时,少穿点衣服,使身体略感凉意,但不感觉寒冷,即“冻一冻”是可以的。但一旦有强冷空气活动,造成气温急剧下降时,还一味地追求“秋冻”而不及时、适当地增衣保暖,不但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反而会招灾惹病,感冒和某些呼吸道疾病就会“不请自来”;二是“秋冻”应因人而异,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条件即抗寒、抗病能力量力而行,不可急于求成。 让儿童增加御寒能力
  我国医学界自古以来十分强调要“秋冻”,教人们秋季不要急忙添衣,这是因为:秋天是冷空气与热空气交替的季节,气温变化不大,中秋以后还会有暖空气流动,尤其是东南沿海城市,秋凉来得更迟,立秋以后才有几分凉意。每隔四五天气温才下降1℃,属于秋风拂面不冻身季节。如果刚冷一点,就给孩子穿很多衣服,孩子活泼好动,极易因出汗而把内衣浸湿,待安静下来时,风一吹,就易感冒伤风。为了迎接更加寒冷的冬天,抵御严寒气候的侵袭,提高自身抗寒的能力,减少冬季疾病的发生,秋凉之际,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好不要过早地多穿衣服。
  秋天是锻炼孩子御寒能力的*好时段,通过对外界气温突然变化的逐渐适应,可提高肌体的适应能力,使自身抗病能力不断增强,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各种疾病的发生。即使患了病,病症也比较轻,好得也快。同时加强“秋冻”锻炼,还能提高肌肉和关节活动的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流向四肢骨骼的血液也随之增加,对儿童生长发育有益。但是家长也应该注意,不要为使孩子得到御寒锻炼而着凉生病,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和大气温度变化灵活掌握,使其逐渐适应。
  老人幼儿“秋冻”要当心
  深秋季节气温变化大,温差、风速、大气压都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这种变化多端的天气会使人的皮肤、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导致血压升高,也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严重时还会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症状,甚至还会使血管脆裂发生中风,引起偏瘫,危及生命。
  所以,凡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在深秋季节不但不应该秋冻,相反还应该注意保暖,随着天气的变化及时增添衣服,以免旧病反复影响身体健康。那些身体调节功能已较差的年老体衰者、正在生长发育的婴幼儿和那些长期病号、弱不禁风的人则是不宜“秋冻”的。此外有支气管病、哮喘病、冠心病等病史的人也不宜“秋冻”.因为这种人一旦着凉、感冒就很容易旧病反复或使病情加重。

责任编辑:刘益宏    WWW.1168.TV    2012-10-24 16:39:50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