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补钙才对健康有益
补多少钙*佳
补钙*经济和安全的途径是通过食物摄入。牛奶及奶制品含钙量高且容易吸收,牛奶的含钙量一般约为1毫克/毫升,因此每天喝一瓶奶(250毫升),即可获得约250毫克的钙。同时,牛奶还可提供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利于改善整体营养状况。发酵的酸奶更有利于钙的吸收。其他含钙量高的食物有:豆类及其制品(黄豆、赤豆、豆腐、豆腐干)、虾米、虾皮、海带、紫菜、海鱼、黑芝麻、花生、胡桃、葵花子、甘蓝菜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膳食因素会影响钙的吸收。如膳食纤维可以与钙等无机盐结合,形成不易溶解的盐类而不被吸收;植物中的草酸、植酸可与钙形成难溶的盐类而阻碍钙的吸收 ;食物中的脂肪含量过高,易与钙结合形成钙皂,阻碍钙的吸收 ;膳食中的钙、磷比例不合适,磷摄入过多时(如动物性食品摄入过多时),会降低钙的吸收率 ;膳食中维生素D缺乏或蛋白质含量太低也会影响钙的吸收。当然,膳食中也有一些因素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如适量的蛋白质、牛奶及其制品中含有的乳糖、维生素D等。采用合理烹调处理方法,可避免食物中钙的损失。必要时可进行食物钙强化。
其次,钙的吸收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钙吸收率降低。平均年龄每增长10岁,钙吸收率减少5%~10%.如婴幼儿钙的吸收率可达食物钙摄入量的 60%,儿童约为40%,年轻成人停留在25%,成年人仅为20%左右。其他影响钙吸收的因素还包括绝经、胃酸降低等。
补钙并非越多越好
在服用补钙产品时要慎重。不要轻信某些钙制剂的夸大宣传。如一些广告所称的“沉积好,吸收快”,使人误认为人体对钙的吸收是简单的过程,实际上钙进入人体首先要进入血液,再形成含钙细胞,之后再通过复杂的变化过程穿透骨头*外面的硬层,固定到里面的骨质中。另有广告宣称自己的产品“颗粒比一般产品小若干倍”,实际上颗料大小只是物理变化,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善人体对钙的吸收率。目前人体对补钙产品中钙的吸收率在30%左右。
补钙量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看吸收。对每日钙的摄入量,要控制在2 000毫克以下。非食物来源的钙补充剂的补钙量应至多是其一半,即每天不超过1 000毫克。而就吸收率看,试验表明在500毫克以下时,吸收率*高。
随着钙的强化食品越来越普遍,钙补充剂的种类越来越多,钙过量的不利影响也会逐渐增加起来,需要引起人的注意和重视,也就是说要注意安全摄入量的问题。在诸多摄入过量钙可能产生的不良作用中,有三个可能的危害:
1.增加肾结石的危险性。
2. 奶碱综合症。典型症状包括高钙血症、碱中毒和肾功能障碍,其严重程度取决于钙和碱摄入量多少和持续时间。
3.钙和其他矿物质的相互干扰作用。钙和铁、锌、镁、磷等元素存在相互作用,高钙摄入会影响这些必需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故有缺铁、缺锌症的患者补钙时,应以食补为主或同时补充这三种元素。
责任编辑:杨亚楠 WWW.1168.TV 2012-12-24 17: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