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春寒 疏肝健脾是王道
不少人春天不喜欢盖厚被子睡觉,甚至还有大开窗户睡觉的。殊不知,人在睡眠状态下肌体的抵抗力*差,一些春季常见病也正是此时得上的。如果夜晚大开窗户睡觉,吹到寒风很容易诱发关节炎、腰腿痛等毛病,落下病根,日后难以治疗。因此,按中医理论“春捂秋冻”,春季还应多捂些。
早春时节的心情调养也相当重要。在春天,一般人都容易肝火旺,心理状态不稳定。因此,在这个季节里,要注意情绪调养。大约50%至60%的肝炎病人会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值得提醒的是,对补肝而言,一定要在肝功能正常半年左右,待肝功能正常稳定后,才可适当地进补。
“下火”要轻 疏肝健脾是王道
中西医的脾不是一回事。中医的脾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中医讲脾统血,脾是后天之本。它包括了消化系统,整个消化系统的强弱就是脾。有人特别能吃,但是长不胖,中医叫胃强脾弱。胃主收纳,脾主运化。
温暖的天气很容易让人心浮气躁,做事稍有不顺便会火冒三丈,其实这就是肝火过于旺盛的表现。想要清肝火,除了少吃酸的食物,也不能一味只吃牛黄类的清火药物,因为它会加重脾和肠的负担。应该通过食物来调理,疏通肝脏的郁结,这样不仅能够使心情舒畅,还可以是其他脏腑机能免受伤害,春天的荸荠就是一个很好的调理食物,它性微寒,能够疏肝利水,平肝火的同时还有利咽解毒的功效。
女生一般都属于寒性体质,常年手脚冰凉,除了应做好保暖之外,补脾也是春季调理的必修课。春天的山楂具有很好的补气健脾功效,但却是个酸性食物,可以用山楂、冰糖、蜂蜜一起煮水来喝,这样不仅不会增加肝火,还可以温和补脾。如果有耐心的话,还可以可以每天上班之前用电饭煲将薏苡仁和小赤豆一起煲汤,等下班回家后饮用,这两种食材都是很好的健脾高手。日系汉方护肤品中常见薏苡仁有美白肌肤,扶正辟邪的功效,长期饮用可以帮助淡化面部的瑕疵,连身上的肌肤都可以白两个色号,而小赤豆有利水健脾的功效,其中丰富的植物膳食纤维还能帮助清除肠道中的垃圾和毒素。
早春养阳 睡前多摩腹
民间有句俗语: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人体会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向“春夏养阳”过渡。但很多人睡眠不好,这都是因为阳气没有养护好所致,表现为阳虚怕冷,睡不着还伴有多梦。
那么如何养护我们体内的阳气呢?养生**介绍,可以试试睡觉前按摩腹部。具体方法是:仰卧,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0次左右即可。一是有利于促进消化,排除脾胃湿毒;二是有助于腹部的保暖,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
春季养肝忌酸涩、油腻和酒
春季为肝火旺的季节,春季养生重点在于养肝。肝火旺,则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的病症,中医认为,“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也就是说,春季要少食酸,多增甘。酸性食物吃多了会使肝火更旺,而性味甘平的食物就可有效调节肝火。如果多吃些山药、蓬蒿、马兰头、韭菜、鸡肝等,对于清肝可起到恰到好处的作用。而肉类等油腻食物在春季不宜过多进食。酒精是肝的头号大敌,饮酒过度也会使脂肪堆积在肝脏,引起脂肪肝。
建议春季养肝要做到忌酸涩、忌油腻和忌酒。值得提醒的还包括,春季的新鲜水果一定要等它熟透转甜才能食用,不熟的水果太酸,吃多了也易伤肝。除此之外,春季还应忌吃羊肉、海鱼、虾等好发食物,注意摄取维生素、无机盐和优质蛋白质。医学研究还表明,缺乏足够的维生素B容易引起春困,维生素同时也可增强机体免疫力。
春季健脾胃 按摩小腿上的穴位
在胃病的好发季节,人们除了作息规律、注意保暖和饮食健康外,还可按摩小腿健脾胃。这是因为小腿上聚集了具有健脾胃、助消化等功效的养生穴位。因此,常常按摩小腿,可健脾胃。
将小腿从上到下依次按摩一次,可以强健脾胃功能。小腿上集中了不少消化系统的养生穴位,像小腿内侧的足三阴、小腿外侧的足三阳、膝盖下三寸外侧的足三里等,常按这些穴位,可健脾养胃。自我按摩不必刻意讲究章法,力度以自己能够承受为度,按后觉得舒服即可,但不要在过饱和过饿时按摩。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脾胃的穴位和成人不同,因此,儿童不要选择这种方法来健脾养胃。
责任编辑:候明芳 WWW.1168.TV 2014-2-21 14: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