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情绪影响心脑血管的健康
秋季的气候特点就是气温渐凉,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这种气温的骤然变化,会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感冒、感染,使病情加重;严重者可诱发心衰、心梗、脑卒中等。因此,夏秋交替,心脑血管病患者应引起注意,做到未病先防。
随着秋季的来临,心脑血管病患者进入发病的高峰季节。据调查统计显示:秋冬季节脑血栓、冠心病的发病人群占全年发病人群的比例高达69.5%。
秋季阴气始盛,阳气始(渐)衰,气候转凉,出现天气清凉劲急、万物肃杀的自然状态。人体的阴阳代谢也开始阳消阴长的过渡,阳气开始收敛。此时,应调摄精神,使神气内敛,志意安宁。不使志意外露,阳气外泄,避免秋天肃杀之气的伤害。这样,人的形体和精神活动才能和秋天阴升阳降、阳气开始收敛之状态相适应,符合秋收之规律,此谓“养收之道”。
另外,提醒:秋季不应大补。因补药多为甘温之品,容易助燥伤阴。
《黄帝内经》认为,秋季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以敛肺气,早起以舒肺气,使肺之收敛舒展与秋季的气候相适应。
容易失眠的老年人睡前忌多言及饮食。中医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所以晚饭不宜过饱,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俗话说,“春捂秋冻。”但是,老年人,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要盲目“秋冻”,而是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以免感冒,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心脑血管病患者不宜贴秋膘
贴秋膘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认为夏季之后,人们应该多吃肉类,增加营养、储备脂肪,以备过冬御寒。但是这个传统适用于过去以谷类为主的单一、匮乏的食物条件,现在生活中食物种类多,人们摄入的脂肪、蛋白质含量并不低,没有“贴秋膘”的必要了。而且,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更不宜“贴秋膘”,否则易导致疾病发作。
责任编辑:小郭 WWW.1168.TV 2010-10-8 11: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