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或可是糖尿病的萌期

健康知识2010-12-02 12:00:001062阅读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等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机体出现胰岛素分泌**或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等情况,进而引发人体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营养代谢失调的一大类疾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常常伴以高血脂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终其一生要与高血糖等“三高”抗争。因此,一些患者认为血糖应该宁低勿高,不惜冒着频繁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执著地将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
    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相当危险,其引起的心、脑、肾损害是不可逆转的。低血糖发生时,轻则心慌、冒冷汗,重则昏迷或引发心梗、脑梗,甚至危及生命。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能抵消患者终生维持血糖正常带来的益处。
    低血糖通常分两种:一是药物性低血糖,主要是超量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导致的,也有的是患者没有按时进餐或加餐造成的。二是自发性低血糖,这种情况在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中都会发生,主要是与体质有关,也与膳食纤维含量少、碳水化合物过精或油脂含量偏多有关(即食物能量密度过高)。比如,部分人会在吃了早餐两三个小时后出现明显的饥饿感,或伴有心慌、头晕等症状。此外,运动过度也可导致低血糖。
    特别强调,病程过长(超过10年至15年)的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品种多、数量大的糖尿病患者以及老年人(尤其是70岁至75岁以上者)等三类人群对低血糖的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发生低血糖意外。
    建议以上高危人群高度重视血糖监测,不仅要查早晨空腹和三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数值,还要抓住“三餐前、睡前和夜间两三点钟”这几个低血糖高发的重要时间节点做好血糖监测。
    低血糖往往表现为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症状,比如困倦、乏力、情绪低落或烦躁、不爱听声音、夜间盗汗等。如果进餐后上述症状缓解,就证明是低血糖导致的,建议人们对此多加留意。
    糖尿病患者应该常备糖果、巧克力等食品。当低血糖发生时,糖尿病患者首先要采取自救措施,一般为复合加餐,即先吃糖果等含糖量多的食物,后吃饼干等含淀粉多的食物。其次,借助医生等专业人士的力量,帮助自己分析、查找导致低血糖的原因,然后有的放矢地采取防治措施。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要不敢加餐,而是要注意及时调药和调餐,才能更好地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责任编辑:小陈    WWW.1168.TV    2010-12-2 9:24:47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