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耳聋谨慎10个习惯

健康知识2010-12-11 12:00:00845阅读

      耳聋临床上分为以外耳和中耳病变引起的传导性聋;以内耳和听神经病变引起的神经性聋;外中耳病变和中耳听神经共同病变引起的混合性聋。造成耳聋的原因很多,遗传、产伤、感染、药物应用不当、免疫性疾病、生理机能退化、某些化学物质中毒等都能导致耳聋。对耳聋病人要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对传导性聋、混合性聋,要查清病因彻底治疗,改善中耳内环境和传音功能,*大限度地恢复听力。
      耳聋会给人们造成极大的、甚至终生的痛苦。平时注意耳的保健,纠正不良习惯,对预防耳病、保持正常听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常见的10个不良习惯:
      1、挖耳:俗话说:“耳不挖不聋”,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因其可能造成耳道壁的损伤,严重的会伤及中耳和内耳,致使耳聋。
      2、异物塞入耳道:家长应教育儿童勿将诸如豆类、珠子和果核等塞入耳道。遇到蚊虫之类的小虫飞入或爬入耳朵里,不要用器械直接取出,而应用酒或油滴入耳内将小虫迅速淹毙或杀死后再取出。
      3、捏紧双鼻用力猛擤:不正确擤鼻有可能把鼻涕擤到中耳里去。正确的方法是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分次运气,压力不宜过大,一侧擤完了,再擤另一侧。
      4、滥用药物:在用药之前要注意有无耳毒性。
      5、鼓膜发生外伤性穿孔后冲洗或用滴耳剂:正确的方法是外耳道口用消毒棉球堵塞,以防外来细菌侵入。
      6、跳水姿势不正确:导致气压变化,引起鼓膜穿孔。
      7、婴幼儿喝奶时:其头位过低,或在其哭闹时喂奶,分泌物和奶液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导致感染。
      8、乘飞机:潜水或高压氧舱治疗中,不注意做吞咽动作,导致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的发生。
      9、常在噪声环境中:且不带防声耳塞或耳罩,易患噪声性聋。听随身听(如MP3等)音量过大和持续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听力下降。
      10、饮食不合理:吸烟饮酒,过度焦虑劳累,心情不好,不参加体育锻炼,不积极防治心血管疾病,会加速老年性耳聋的发生。

        责任编辑:陈江涛    WWW.1168.TV    2010-12-11 9:00:50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