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养阴,不同的人要“量体裁衣”
一场秋雨一场寒,气温在“渐降”与“突升”间变换。伴随着越来越凉爽的天气,本该是神清气爽,感觉惬意的美意,可有人总是感觉倦怠、乏力、昏昏欲睡,这是什么原因呢? 常言道:"一夏无病三分虚",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的原则,秋季又到了养阴的关键节点。
秋天为什么要养阴
阴阳是辩证统一的,是动态平衡的两个方面。天有寒暑燥湿风火六气,地有酸甜苦辛咸五味。可以说,阴阳充斥于天地之间,万物之内。天地有阴阳,人身也有阴阳。
处于阴阳的大环境之中,“秋冬养阴”就是遵循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来调理人体的阴阳,使人体中的阴阳与四时阴阳的变化相适应。
1、秋冬之季气候经历由热到凉再到寒的过程,受气候的影响,世上万物都趋于收藏状态。阴长阳消,阳气内收,阴气盛于外而虚于内。人体顺应秋冬收藏之性的反应,只有补充足够的阴气,使阴气得以收藏,顺应自然,才能使阴阳平衡,不易患病。
2、秋冬养阴,阴精充足,则使春夏阳气化源不断,阳气更旺盛。秋冬季节阴精充盛,能有助于来年春夏阳气的化生。
秋天我们该怎样养阴? 一句话就是,结合自身的体质,因人而异,因时而动。
一是,合理补充水分。按正常标准,秋天每天需要1500到1700毫升的水来满足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能量需要,充足的水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的垃圾,稀释血液,净化血液,防止血液粘稠,可以预防一些心血管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
二是,拥抱大自然。根据“阴阳互根互用”的道理,秋季要多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漫步田野、走进公园,野外爬山、登高望远,这都有助于养阴,增强体质。
三是,适度健康锻炼。汗出过多会损人体之"阴",所以,秋季锻炼要适度,要循序渐进,在锻炼中感觉微微出汗,效果会非常好。
四是,因人而异,切莫一刀切,一哄而起。你可以确定自己究竟属于平和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五种体质的哪一种,结合自己的体质,适当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