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
我们在运动中,特别是高强度运动之后,经常会感觉到肢体剧烈疼痛。那么就要当心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了。
什么是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是指各种过度运动导致人体骨骼肌损伤,肌细胞溶解、破坏,骨骼肌细胞内容物(如酶类、钾、磷、肌酐和肌红蛋白等)释放入血液循环中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常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
高强度运动需当心
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容易导致下肢股中间肌损伤、肌细胞破裂,肌红蛋白等进入血液循环后代谢到肾脏,从而出现茶色尿(肌红蛋白尿)。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继续发展,肌红蛋白就会堵塞肾小管,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而且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有一定的隐蔽性,很多患者认为肢体疼痛是运动后的正常反应,并没有引起重视,从而造成病情延误。
无论是军训或是日常的体育运动,一定要注意运动安全,合理控制运动强度。在高强度运动后,如出现肢体剧烈疼痛(长跑、蛙跳等下肢运动易引起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损伤;举重、划船等上肢运动易导致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损伤),要考虑到横纹肌溶解的风险。
及时进行超声检查
如果怀疑发生横纹肌溶解,可选择超声作为优选检查方法。
超声具有安全、便捷、无创等优点,能直接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早诊断、早治疗,以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