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80%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
中小学是人生发展的加速时期,但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还不够成熟,健康意识淡薄,对卫生与健康知识了解甚少。而且不少小学没有专业的校医,一般由语数教师兼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够扎实,健康意识不够强,导致学生健康意识缺乏。
培养健康意识是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有力保障
这就需要发挥校医的作用,积极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康观念,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是中小学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同时,学校是季节性传染病高发和易发场所,据徐勇、颜博秋等人的研究报道,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传染病流行事件。建立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尽早发现学校传染病疫情,为控制疫情争取更多的时间,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必须重视校医的传染病防控能力。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学校卫生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的体质健康。中小学校医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担负对全校师生的预防保健任务,承担着监测学生的健康状况、学生的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学生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卫生与教育行政部门应通力合作,加强对校医队伍的管理,稳定校医队伍,进一步做好学校卫生工作,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