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男孩“食用小龙虾死亡”为误传

健康知识2011-01-17 12:00:00802阅读

    近日媒体报道,广东省清远市一名6岁男孩疑因食用小龙虾导致肌溶解不治身亡。1月12日,广东省卫生厅组织**对致死病因进行会诊,确认男孩食用小龙虾死亡为误传,该病例被诊断为狂犬病,排除了哈夫(Haff)病。
    记者了解到,1月7日,患病男童出现全身肌肉酸痛症状,之后病情迅速加重,直至休克。先后转送3家医院进行抢救,终因病情过重于10日不治身亡。医院*后诊断他为急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导致的急性心力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在发病前,他曾经食用的膨化食品虾条被误传为小龙虾,因此一度被媒体怀疑为广东首例疑因食用小龙虾中毒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病”患者。
    尽管小龙虾的因素被排除,但该患者致命病因仍一度引发争论。临床***初倾向于认为,患病男童各种临床检查数据和指标都指向了哈夫病。接诊医生表示,普通人肌酸激酶在170国际单位/升左右,但该患者的却达到了181220国际单位/升,导致肾小管堵塞的肌红蛋白更高达1000微克/升,超过正常人的20倍。
    对此结论,疾控**并不认同。广东省疾控中心有关**表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与哈夫病并不是一回事。经调查,该患者食用过的是外包装名为“大虾条”的油炸型膨化食品,近一周未进食过小龙虾或其他水产品。患者曾于2010年11月中旬从外面捡到一只流浪猫回家饲养,右手曾被猫抓破流血,但没有做预防控制狂犬病的伤口处理,也未接种狂犬病疫苗。在他居住的镇,近两年有狂犬病病例报告。同时,患者临床表现有典型的恐水、怕风、惊跳等狂犬病狂躁型症状,与哈夫病临床特征不同。因此,疾控**倾向狂犬病发作致死。
    1月12日下午,广东省卫生厅组织临床和流行病学等方面的**,对该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广东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患者脑脊液狂犬病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按照卫生部《狂犬病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结果,经**分析讨论,确诊该病例为狂犬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排除哈夫病。

        责任编辑:陈江涛    WWW.1168.TV    2011-1-17 9:09:47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