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高血脂从娃娃抓起

健康知识2011-01-21 12:00:00618阅读

  说起高脂血症、冠心病,人们总是想到中老年人,似乎难以将其与儿童扯上联系。 可是,有人提出,冠心病实际上是一个儿童疾病。
  因为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导致人罹患冠心病的因素从幼年开始就已存在。冠心病虽然在中年以后发病,却起源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高脂血症在儿童期即可存在,它是成年冠心病的高风险因素之一。
  *近,甚至有一个说法在网络上被传得沸沸扬扬:如果一个孩子在10岁左右发现血脂代谢紊乱且不作任何处理的话,那么待他长到20多岁时,就可能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很难活过30岁。
  儿童,特别是胖小孩,血脂异常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父母们却不以为然。上面这个说法无疑给父母们敲起了警钟,但不免有些危言耸听,梁芙蓉(北京大学第*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如是表示。
  据北京大学第*医院公布的一项对北京近2万名儿童的血脂、体重等调查结果显示,北京6~l8岁学龄儿童和青少年,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为9.6%。
  这些孩子的高血脂,主要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他们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只以肥胖为突出特征,只要进行正确的饮食干预,血脂可以慢慢恢复正常。
  但如果听之任之,他们长大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确实要比正常儿童高。小于胎龄儿,可长成大胖子 在寻找引起儿童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过程中,**们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小于胎龄儿,如喂养不当,可长成大胖子。
  什么是小于胎龄儿?顾名思义,即出生时体重就比同胎龄的宝宝低了一定程度的宝宝。相对而言,他们的个头也小一些。 看着这些“小人儿”,父母的怜惜之情难以自抑。 既然输在了起跑线上。先天不足,我们就后天补吧。家长拼命喂孩子,巴不得孩子多吃些,好赶上同龄孩子的生长发育速度。
  “小于胎龄儿一般能在两岁左右赶上同龄孩子”,梁芙蓉指出,但有些宝宝过了 这个槛仍处于下风,此时光靠猛吃,任你用上十八般“厨“艺也很难让孩子追上。
  反而,吃得越多,孩子越不往高处走,而往横里长,变得又矮又胖,成了小胖墩,血脂异常的风险很高。有高危因素,定期检查 儿童高脂血症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关注。
  美国儿科学会为此还对《儿童成长保健指南》进行了修订。新指南规定:在孩子两岁后即开始记录体重指数,并开始进行血脂检测。 我国儿童血脂异常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儿科**也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 
  2009年,《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防治**共识》发布,建议预防高血脂从娃娃抓起。 在我国,目前儿科**大多主张,有冠心病、高血脂家族病史的儿童。
  以及超重、肥胖 的儿童都应定期接受血脂检查。 家长改变观念*关键与成年人不同,儿童血脂水平与饮食关系非常密切,饮食治疗是*佳选择。 
  控制饮食后,血脂水平会很快降低。“据梁芙蓉介绍,饮食治疗有几套方案。由于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能因为节食而影响生长发育所需能量的摄人,所以,医生会根据孩子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不过,饮食治疗方案并不适用于3岁以下的孩子。3岁以下的孩子,主要应避免过度喂养,平衡饮食,加强运动。 健康的饮食是指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洋快餐、甜食、油炸食物等,多吃蔬菜和水果。 这方面的饮食宣传越来越普及,很多家长对此也耳熟能详。 
  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家长却不多。现今大多家庭并不差钱,孩子想吃什么就买给他吃;“宝宝真乖,吃饭又快又好,多吃点!"孩子连受表扬,下次便吃得更多。 因此,*关键的是需要家长改变观念。 
  儿童高血脂,降脂药物不可滥用。只有小部分儿童及青少年,在饮食治疗6个月到1年无效,血脂仍很高时,方可考虑用药。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继续饮食干预治疗。 

        责任编辑:季芸    WWW.1168.TV     2011-1-21 16:49:56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