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买保健品“不差钱” 谨防用保健品毒害孩子

健康知识2011-01-26 12:00:00716阅读

    父母疼爱孩子人之常理,尤其是对要参加考试或学习紧张的学子父母经常买些儿补钙、健脑、增加智力的保健品,送礼、自用两相宜。各种钙铁锌片、壮骨片、维生素片、蛋白质粉、鱼肝油、氨基酸等应有尽有。更有的保健品直接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堪称“十全大补丸”。广告吹得天花乱坠,家长们爱子心切“不差钱”,纷纷慷慨解囊。
    家长“不差钱”,大包小包的保健品买回家,孩子就聪明又健康了吗?曾经有一份对海淀区6000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个儿矮率高出全国相应数值1个百分点。儿科内分泌**对此分析原因:约有1/4的“矮小”儿童,是乱服保健食品所致。
    很多孩子滥补保健品的历史*早可以追溯到“娘胎里”:各种针对孕妇的营养补充剂或者孕妇奶粉,让很多准妈妈营养过剩,给孩子的一生埋下了健康隐患。还有的家长,从孩子吃奶开始就把蛋白粉当成饮品冲着喝,残害宝宝稚嫩的肾脏。有不少孩子,从小就把各种保健品当零食吃。
    过量服用钙剂,反而影响骨骼发育;过量补锌,孩子性早熟;过量补铁会腹泻;长期服用鱼肝油会引起慢性中毒;服用蜂王浆,可能导致孩子内分泌失调和性早熟,甚至肥胖。还有一些保健品乱加防腐剂和化学添加剂,扰乱孩子胃肠功能,损害肝功能。
    乱给孩子吃保健品的家长,差的不是钱,而是智慧。成年人是否需要服用保健品无需过多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成年人有自己的主观判断,也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孩子不同,吃或不吃,完全由家长左右。负责任的家长,对于给孩子吃保健品,一定要慎之又慎。

        责任编辑:陈江涛    WWW.1168.TV    2011-1-26 9:01:28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