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大作战 减脂又减龄

健康知识2011-07-06 12:00:00767阅读

    如果它高于你的实际年龄,那说明身体正在加速衰老,机能也将出现衰退现象。
    你的身体几岁了?
    你的生命年龄几岁是跟着你的出生日期,但你的身体年龄可不一定。身体年龄的测算以基础代谢为标准,通过身体脂肪率、肌肉率等指标进行测量。
    首先你要获知自己身体的各项指标,包括:体重、肌肉重量、体脂肪量。这些数字可以通过体重身体脂肪测量器直接测算出来(体重身体脂肪测量器,简称电子计重仪,各大综合性的商店都有销售,价格在300~1000不等,一定要选择有质量保证的大品牌哦)。
    身体年龄直接关系到身体的循环状况、血液流通情况以及营养吸收的程度!一旦其中一个指数不在正常范围内,身体年龄就会高于实际年龄,不但加重了身体健康的老化程度,更让各种疾病应运而生,亮起健康红灯。
    身体年龄测算法
    肌肉率:人体内的肌肉比例。肌肉率=(肌肉重量/体重)×**(备注:女性肌肉率的标准值约为27%)
    基础代谢:维持人一天内基本生命活动所需的热量。单位:卡路里
    18-30岁基础代谢=14.6x体重(公斤)+450,
    31-60岁基础代谢=8.6x体重(公斤)+830
    备注:基础代谢会随着年龄的上升而逐渐降低,20岁是人体基础代谢的*高峰,正常体重的女性大约在1353卡路里,以此递减,大约每10年下降5%~20%。基础代谢与人体休息状态是否良好和从事劳动强度有很大关系。
    身体脂肪率:人体内的脂肪比率。身体脂肪率=(体脂肪量/体重)×**(备注:女性身体脂肪率的标准值约为20%~30%)
    以一个实际年龄30岁,身高165cm,体重为54公斤的女性为例,按照肌肉率和脂肪率的标准值计算,她的正常身体脂肪率为22.6%,肌肉率为30.4%,基础代谢是1230卡路里。如果可以维持这样的数值,那么她的身体年龄就等同于实际年龄。而当身体脂肪率、肌肉率和基础代谢都高于标准值时,身体年龄就会低于实际年龄,证明她很注意对健康地呵护,身体状态非常棒。当这些指标低于正常值时,则表示健康正在加速衰老,身体年龄正在加速高于实际年龄。
    让我的身体与容貌一样年轻
    一定会有不少人惊呼:怎么办?虽然我的脸还很年轻,但身体已经超龄了!不必担心,接下来将从身体脂肪率、基本代谢,肌肉率三个方面来全面解读身体年龄,并利用有效的加减法帮你改善它们,让自己真正年轻起来!
    提高肌肉率:每天30分钟,维持S型曲线
    身体内部有这样一组数据,它们关系着骨骼肌健康程度以及身体的必要能量补给,一旦这组数据低于身体正常需求,健康**遭殃!它就是肌肉率,主要通过运动锻炼的方法来将其提升。当这个数据达到正常时,在骨骼和关节的配合下,通过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就可以很顺利地完成人体各种躯体运动。如果这项数值一路标低,就会连累骨骼肌的伸缩能力变差,对躯体运动造成不良影响。此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肌肉对维持女性的S型曲线功不可没,没有足够的肌肉做支撑,身上的脂肪只能堆积一团!所以,提升肌肉率**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1、原地高抬腿,健康骨骼肌。
    每日清晨和晚餐后,*好在家里进行15分钟的原地高抬腿运动,方法很简单:在走路的过程中让大腿与地面平行,并与小腿成90°角,摆臂也很有讲究,大臂和小臂始终保持着90°角,大臂夹紧,上下摆动。这样的简单运动,可以带动骨骼和关节的运动,并促进骨骼肌的有效伸展,提升其良性收缩能力。
    2、四肢甩甩,把脂肪甩开!
    在去往停车场的路途中、午休时、下午茶时,不妨分别甩动四肢,让四肢的肌肉得到全面舒展,在甩动手臂时,以肘关节为轴,分别以顺指针、逆时针的方向甩动双臂,令身体微微出汗即可,每个方向甩5次,换另一只手臂进行;而甩动双腿时,中心则在髋关节上,以前后、左右的方向运动双腿,同样甩5次后换另一只腿继续进行同样动作。
    3、腹部精油按摩,加速循环。
    将玫瑰精油或者薰衣草精油均匀涂抹在腹部,双手掌搓热后,对腹部进行按压,此时腹部就会感觉到暖暖的,这样有助于刺激血液循环,益气活血,通过加速身体循环来提升人体的肌肉率。

        责任编辑:李振楠    WWW.1168.TV    2011-7-6 10:51:44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