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恐惧失眠吗?

健康知识2010-04-23 12:00:00820阅读

  人到中年的李女士一到夜里就发愁:人都困得不行了,可一躺到床上睡意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有时眼睁睁熬到天亮。这日复一日的折磨,使她对有着莫大的恐惧和痛苦体验。
  李女士这种病人在夜幕降临时,会无意识、不由自主地进入担忧恐惧程序,我们称之为预期焦虑。尽管早早躺下,紧闭双眼,但脑子却在一刻不停地胡思乱想,这些想法都是负面的,自然扰乱了睡眠。白天,病人感受着人困马乏、效率低下的痛苦,更强化了对睡眠的期待与对失眠的恐惧。如此恶性循环,使病情由轻至重。
  仔细问诊我们会发现,这类病人失眠多是事出有因,如矛盾摩擦,亲人出事,自身健康出点小问题等。他们为此生气上火,悲痛,影响睡眠后仍窝在心里,未能及时疏导化解。病人的个性特征多为惆怅型、敏感型,表现为多虑、多愁、多疑,听风是雨,夸张放大。他们对失眠十分畏惧,病人的口头禅是“今天又没睡着”。
  情况真如病人所述,连续多少天不睡,或每天只睡个把小时吗?从调查看,许多病人家属反映,某某时段听到病人打鼾声,可等起床后,病人却不承认。这种似睡非睡,临床上称之为缺乏睡眠感,是睡眠质量差,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失眠。这种状况,仍能使机体得到一定休整。由此可见,比起失眠来,这种病态才是真正的隐患。
  由于紧张恐惧,悲观失望,影响到病人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他们会出现不同的躯体症状,如:头昏头痛,心慌胸闷,肠胃不适,发凉发热等,或生理指标轻度异常。他们误以为患了脑供血不足、高血压病、颈椎病、心脏病、胃病、甲亢、更年期综合征等,认为这些病与失眠有关,反复和扩大检查范围,其结果,进一步加重了心理应激, 致使内分泌持续失调,躯体和睡眠障碍有增无减,病情反而变得扑朔迷离。
  其实,他们患的是一种因害怕失眠而失眠的恐惧症。要解决他们的失眠问题,必须先帮助他们摆脱对失眠的恐惧。
  首先,让患者别把心事憋在心里,及时倾诉宣泄。其次,运用反向作用的心理机制,忽略睡眠,淡化睡眠观,反而会“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三,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责任编辑:小徐     WWW.1168.TV    2010-4-23 17:01:57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