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易患尿失禁吗?
尿失禁是膀胱充盈期的异常现象,是一种疾病。尿失禁的类型有很多,对于生育过的女性而言,*常见的情形是:只要有腹部用力的动作(例如咳嗽、大笑、跳跃、弯腰等)使腹压增加,压迫到膀胱就会漏尿,医学称之为压力性尿失禁。
造成压力性尿失禁的因素有生育、年龄、肥胖、妇科手术、便秘或慢性咳嗽等。对于年轻妈妈而言,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诱因包括:
1.女性先天尿路较短,容易尿路感染。
2.怀孕期间很容易造成尿道及膀胱颈的肌肉韧带松弛,从而改变了膀胱与尿道的正常位置。
3.生产后骨盆肌肉韧带松弛,产后休息不好,过早负重促使膀胱下垂,尿道不正常移位。
4.膀胱不稳定或收缩无力。
5.生育子女较多,或产伤修复不好,导致盆底肌肉筋膜缺陷。
简言之,由于怀孕、生产的过程损伤了周围的支撑组织,使各器官相对松弛,膀胱和尿道的位置相对下降,为尿失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面对这种状况,如果产妇在孕中和产后并没有特别的调养和有针对性地锻炼,尿失禁就很容易找上门来了。
盆底肌体操缓解漏尿
只要产后调养得当,锻炼及时,由于孕产原因引起的压力性尿失禁是完全可以治好的。其要旨为:“科学的运动治疗及避免过早负重”.而通过盆底肌体操,可以加强盆底肌张力的锻炼,使漏尿症状得到缓解或获得治好。
盆底肌体操非常简单,在许多场合都可以进行:
1、提肛训练:每日进行50~100次紧缩肛门及阴道运动,每次3~5秒。具体方法为:臀部肌肉用力,收缩肛门,坚持数到10 后,由口缓缓吐气,放松。
呼吸一下后,重复同样的动作,10次为一组。
2、平躺在床上进行仰卧起坐运动10分钟,每日2次。
3、平卧在床上进行快捷而有规律的伸缩双腿运动10分钟,每日3次。
4、提倡蹲式排便。蹲式排便有益于盆底肌张力的维持或提高。
一般情况下,通过盆底肌肉运动来治疗尿失禁时,其治疗方案包括下列要素: 收缩次数、运动频率、一次收缩持续的时间以及周期。**建议,一开始运动的收缩次数应较多;运动频率则建议每天运动,可分3~4次完成。一次收缩的持续时间,如果肌肉无力,收缩无法持续到10秒,可由2~3秒开始,再逐渐增加至10秒。至于周期的长短,一般而言施行3个月以上才能看到初步效果,因此一定要持之以恒。
责任编辑:宋娟 WWW.1168.TV 2011-8-9 11: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