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病,草坪、鼠类是传染源
“草坪中潜藏着恙虫病的感染风险,夏、秋季是感染的高峰期。”市二医院感染科邹敏超主任说,恙虫病是以寄生在杂草中的恙螨(恙虫的幼虫)为传播媒介的急性传染病,“恙虫喜欢寄生在野生动物,特别是鼠类身上。因此,鼠类是重要的传染源。”
关于恙虫病的危害,邹敏超介绍,如果延误治疗,由于恙虫病发展迅速,可能很快并发心肌炎、胸膜炎、脑炎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不过,并非每个被恙螨咬者都会得恙虫病,患病得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叮咬人体的恙螨体内有恙虫立克次体(一种微生物);二是被叮咬者抵抗力较弱。如果这两个条件都具备,经过4~21天的潜伏期后,被咬者会出现发烧,体温持续在39~40摄氏度左右。
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伤寒(scrub typhus),是由恙虫病
恙螨幼虫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发热、叮咬处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
早在公元313年,我国晋代医学家葛洪曾描述如“人行经草丛、沙地、被一种红色微小沙虱叮咬,即发生红疹,三日后发热,叮咬局部溃疡结痂”,颇似现代恙虫病。但直到1948年才于广州分离出恙虫病立克次体。
国外*早系日本人于1810年首先描述本病,1927年日本学者绪方规雄等用病人血液注射家兔睾丸内,经5~6次传代后,阴囊红肿,取其涂片染色发现立克次体,命名为东方立克次体(Rickettsia orteintalis)。1931年定名为恙虫病立克次体(Rickettsia tsutsugamushi)。
责任编辑:宋娟 WWW.1168.TV 2011-10-21 1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