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选合适的补钙产品
困惑一:类型不同功效不同?
“按化学成分分类,目前的钙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介绍,一类是有机钙,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另一类是无机钙,主要有碳酸钙、柠檬酸钙等,它们被制成片剂、胶囊、泡腾片、口服液、咀嚼片等形式。此外,还有一种从动物骨头里以及其他海洋生物中提取出来的钙。其实,从人体吸收角度来说,不同的钙区别并不大。
困惑二:液体钙更容易吸收?
液体钙被传得神乎其神:更易吸收、不含凝固剂、服用不牙碜、提取于深海贝类等。“其实,固体钙和液体钙吸收率的差别不大”,何计国明确表示,“固体的到了胃里不也变成液体了吗?”其实,要弄清一个概念——钙元素吸收率和钙化合物吸收率。像葡萄糖酸钙等这种大分子钙表面上看好像吸收率高,但实际上是因为其分子量比较大,换算成钙元素的吸收,大概也就在40%—50%。
大量实验证明,钙的吸收与钙的形式无直接关系。不同产品,在相同的条件下,其钙的吸收率基本上是一样的,在严格的动物实验中都能达到90%以上。人类对钙的吸收率在30%—60%不等。
困惑三:怎样补钙*划算?
“哪怕是同等剂量,不同剂型的含钙量也不相同。相对来讲,碳酸钙含钙量*高,占40%左右,而柠檬酸钙的含钙量约20%左右。也就是说,100毫克碳酸钙和柠檬酸钙中钙的含量分别约为40毫克和20毫克。那就相当于,吃两片柠檬酸钙所含的钙等同于一片碳酸钙。”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程义勇说,虽然服用时各类剂型效果差别不是很大,但应依据钙剂中钙的实际含量来算。相对而言,碳酸钙是*便宜、含钙量*高的化合物。
责任编辑:鲍庆义 WWW.1168.TV 2012-6-1 9: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