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调气可延年益寿

健康知识2012-06-20 12:00:00718阅读

    导引按摩 百节通利导引吐纳之术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如《庄子·刻意》所说的“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至秦汉魏晋以后,养生家无不操习导引吐纳之术,各种流派发展了许多方法;至唐代,随着中外文化医药交流的不断发展,西域诸国的医药传入中国,其中包括很多按摩养生的方法。孙思邈既注重继承我国古代的导引按摩法,又善于吸收外来的按摩养生法。孙氏传授下来的导引按摩法主要是老子按摩五十法和天竺国按摩十八势。天竺国即古印度,也盛行按摩养生之术,其按摩十八势和老子按摩五十法相比较,大同小异,都是以双手对身体的各部分进行按摩,使头、颈、胸、胁、腰、腹、胯、膝、踝、足等各部位得到充分的活动,以保持其良好的功能,故能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根据孙氏的体会,老人*宜按擦,每日各作三遍,一月之后可见功效,行动敏捷,身体轻健,饮食增加,耳聪目明,有补益延年之效。导引按摩之法,*宜日日行之不辍,自然无病能防,有病能治。偶感身体不适,即宜行按摩之法,可令百节通利,邪气自除。所以,凡欲养生者,不问有病无病,有事无事,都应每日按摩脊背四肢各一遍,或依法行之,*为养生之要妙。
    三调健身 吐故纳新调气养生,又名吐纳、服气、食气、迎气等,是益寿延年的重要方法,不可不知,孙思邈对此法*有研究,所传既多且详。他所传授的调气法包含了气功的三大要领,一曰调身,二曰调息,三曰调心。调身的奥妙在于使身体完全放松,消除肌肉的紧张状态,所以床要舒适柔软,枕高与身相平,仰面正卧,两手半握拳,平放于身两侧,距身四五寸,两腿伸直,两足相距四五寸,采取这种姿势的目的是为了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为调息作准备。调息就是调整呼吸,“口吐浊气,鼻引清气”,即口呼鼻吸,要求是细长缓匀,以鹅毛置于鼻前而不动为准。吸气用鼻,缓缓吸气入于腹中,至不能吸为止;然后闭气停止呼吸,至感觉气闷时再从口细细将气呼出,呼尽更吸,周而复始,呼吸时不闻其声,务令细缓轻匀。调心之法在于心静,“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有禅观之法可行,定心闭目存思,想象观看到太空中元和之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渐渐入顶,犹如雨初晴,云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这便达到了预定的要求。
    调气吞津 添精益寿除上述调气法外,孙氏还传授了很多简便有效的调气养生法。如黄帝内视法,即心存思念,如目见五脏如悬钟,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五色了然分明,久久行之,勿令中断。这种内视五脏的方法是气功锻炼的重要方法。明代李时珍指出:“内景隧道,惟反观者能察照之。”再如,每日清晨未起床时即行叩齿二七遍,并吞咽“玉泉”。双唇紧闭,上下牙互相叩击,能使人牙齿坚固,至老不脱不松。“玉泉”即口中唾液,又名上池水,*能益五脏添精驻颜色,每早鼓颔嗽口,令津液满口,随满随咽,名曰“练精”。
    呼吸吐纳 调理五脏调气法不独擅长养生,且能治病。孙思邈传授了一种调治五脏疾病的呼气方法,用六种不同形式的呼气分别治疗五脏之病。即“呼、吹、嘘、呵、唏、呬”六字诀。若心病,冷用呼,大呼三十遍,细呼十遍,其法鼻吸气入,口吐气出,吐气时口中发出“呼”字之音;热用吹,大吹五十遍,细吹十遍,如吹气之吹,使气随“吹”字之音吐出;若肺病用“嘘”字,大嘘三十遍,细嘘十遍,气随“嘘”字音吐出;若肝病用“呵”字,大呵三十遍,细呵十遍,气随“呵”字音吐出;若脾病用“唏”字,大唏三十遍,细唏十遍,气随“唏”字音吐出;若肾病用“呬”字,大呬三十遍,细呬十遍,气随“呬”字音吐出。孙氏指出,凡五脏有病,可依此法安心调气,恭敬用心,无有不愈者。
        责任编辑:鲍庆义    WWW.1168.TV     2012-6-20 10:53:49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