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的心理障碍

健康知识2012-06-27 12:00:00855阅读

    一、人格因素。一般来讲,优秀学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天资较好的学生,他们智商极高,平时也为人随和,别看他们上课似乎漫不经心,但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很好,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另一类学生自幼责任性较强,对自己要求严格,做事追求完美,平时很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至青少年时期,对环境的要求也较高。他们智商也比较高,因此学习成绩也较好。而出现心理障碍的往往就是这类学生。
    二、人脑4岁时就形成了约成人95%的体积,此后可延续到15岁左右达到充分发展。由于中学生都处于青春发育期,体内性激素急剧而又显着升高。特别是雌激素,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影响较大。又由于雌激素受体存在于脑的许多部位:视觉前区,大脑皮质,丘脑,垂体和边缘系统,在脑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雌激素能影响新生儿大脑发育以及成年个体的神经发育和递质功能,也影响人类各种心理活动,包括认知、心境、性欲以及攻击行为。此时,可由于雌激素的作用,使青少年的智力不知不觉地出现变化。有的孩子变得更加聪明,而有的孩子的智力发育可能比较滞后。这就造成有些原本较优秀的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这种变化会引起学生的自卑自责、敏感多疑、心理承受能力下降。
    三、发展心理学认为,少年期属心理发育的第二反抗期,此期的主要表现是:⑴社会地位欲求不满;⑵观念上的“碰撞”;⑶不能自控的情绪波动;⑷青春期烦躁;⑸反抗的主要指向是父母或**。青少年期又是自我意识和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期,他们所要确定的社会角色主要包括:性别角色、职业角色、交往角色。有些青少年因无思想准备,自我同一性尚未完全形成,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也含糊不清,变得惘然失措、情绪不稳。
    四、当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物质条件上看,他们很幸福,他们是家庭的“主人”.但从另一方面看,他们并不幸福,他们是分数的“奴隶”.有些父母亲除了关心他们的考试成绩和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之外,却很少和他们在思想上进行沟通。而好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好,更使老师和父母寄予很大的期望。**两日的考试、没完没了的作业,紧张的学习和和老师父母的压力,使他们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造成神经内分泌失调,出现忧悒、激动。学习成绩稍有下降,就会对自己全盘否定,出现厌学情绪。
    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因素,如初三学生临近中考,高三学生临近高考,突然离开父母寄宿在学校等等因素,综合在一起,都可造成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当然,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有三个必备条件,即先天的人格因素、后天的环境因素和特定的易发年龄。
    由于上述原因,“好学生”所出现的心理障碍与普通学生的心理障碍表现有所不同。他们多以情绪障碍、强迫行为、突然的厌学和人际关系紧张为主。而普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多以学习困难、精神病性症状及品行障碍为主。

        责任编辑:刘益宏    WWW.1168.TV    2012-6-27 16:37:46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