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酸奶时你喝了什么?

健康知识2012-12-04 12:00:00505阅读

  市场上形形色色的酸奶让许多消费者眼花缭乱。为了让读者更好的了解这些酸奶的异同,我们先从酸奶说起。
  通常的酸奶是把牛奶发酵而得到的。其实其他的奶也可以制成酸奶,不过市场上的产品不多,我们也就只讨论牛奶制成的酸奶。牛奶是主要是蛋白质、乳糖和脂肪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乳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好,对牛奶外观的影响不大。脂肪被分散成一个个小颗粒,外面包裹着蛋白质。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把乳糖转化成乳酸,于是牛奶中的酸度就会升高。随着酸度增加,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发生了变化,蛋白质分子互相连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蛋白质网络”把乳糖、水、脂肪颗粒都网在其中。宏观看来,就是奶变得 很“粘”,而且“酸”了。
  这就是普通的酸奶。牛奶变成酸奶,主要就是乳糖变成了乳酸,蛋白质和脂肪、钙等牛奶中的重要成分都没有发生实质上的变化。因为许多人乳糖不耐受,喝了牛奶会腹泻腹痛,而变成了乳酸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来说,酸奶可以解决他们摄取奶制品的问题。
  乳酸菌发酵会使牛奶自然变粘,不过*后的酸奶能够粘到什么程度,主要跟牛奶中的固体含量有关。通常的牛奶中乳糖、脂肪、蛋白质的总含量在百分之十的样子,得到的酸奶往往不够粘。有时候看起来是凝成了固体,但是很容易破碎。要获得更粘的半固体状的酸奶,就需要增加固体含量。*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加奶粉,这样相当于用高浓度的牛奶发酵,得到的就是“纯正”的“固体酸奶”。
  酸奶的口感跟其中的脂肪含量密切相关。但是,牛奶中的脂肪主要是饱和脂肪,还带有比较多的胆固醇。一般认为,牛奶中的脂肪有助于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人们倾向于减少奶制品中的脂肪,甚至干脆食用“无脂奶制品”。脱去了脂肪的牛奶中固体含量更低,形成的酸奶也就更加“不象”酸奶,口感也会变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会在其中加入一些食物胶,*常使用的有改性淀粉、明胶、果胶等等。这些成分的加入,一方面使得酸奶足够“粘”而成为通常的半固体,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脂肪的口感。这就是现在市场上的“老酸奶”。
  可以说,老酸奶的出现只是为了改善口感。增稠剂的加入并不会增加“营养”,也不会损害营养。而改善口感和风味的另一种方式是“果粒酸奶”。与老酸奶相比,果粒酸奶加入的是水果颗粒。因为水果本身是很好的食物,也可以人认为“果粒酸奶”的有一定的营养优势。不过,这种优势只是简单的营养成分叠加,跟喝酸奶外加吃水果并没有什么区别。
  “儿童酸奶”是加入了一些微量营养成分的品种。不同的厂家添加的“营养成分”不尽相同,所以不同的产品也无法一概而论。总的来说,这跟酱油中加铁、面粉中加维生素、早餐麦片中加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没有区别。“儿童酸奶”这个概念,更多的是市场营销的需求。
  酸乳饮品跟酸奶不能算同类食品。它是饮料而不是酸奶,只能是“含有一些酸奶的饮料”。至于其中含有多少酸奶的成分,就需要看具体的产品了。
  市场上还有一种“常温酸奶”。严格说来,它其实不符合酸奶的定义。按照国家标准的定义,每毫升酸奶中必须含有100万以上的活细菌。而“常温酸奶”是在发酵结束之后,通过高温处理杀死了大部分细菌,因而能够常温保存。这样的酸奶风味、口感以及营养成分也不会有大的变化,只是其中的活细菌没有了。而酸奶中的活细菌到底有没有“保健功能”,科学界迄今也还没有明确的证据来肯定或者否定。

责任编辑:王静    WWW.1168.TV    2012-12-4 11:24:42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