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随便的掏耳垢

健康知识2010-10-09 12:00:001239阅读

      有些人掏耳朵,掏完后觉得轻松了不少。殊不知,自己掏耳垢极易对耳朵造成损伤。
  **指出“耳垢,俗称耳屎,它其实是耳道中的耵聍腺正常的分泌物。”有的呈黄、棕褐色黏性油脂状,我们俗称为“湿耳”;有的与耳道皮肤落屑混合形成干硬块,被称为“干耳”。无论哪种耳垢都有润滑耳道皮肤、沾黏异物、防止水分进入的作用,“所以,并不是如有些人所想的那样,一定要把耳道掏干净才舒服”。   
  **指出,如果自己掏耳朵,尤其是挖耳勺,往往都是金属或塑料制成的,质地比较硬,再加上角度不正确、不知深浅,极易刺破薄薄的外耳道皮肤和毛囊,从而导致外耳炎。而发炎了的耳道表皮往往会失去自动排除耳垢的能力,致使耳垢越积越多。此外,自己掏耳朵时,还可能将耳垢推向耳道后部,更不容易排出。
  “其实,干性耳垢是可以自行排出的,所以,基本上没有必要掏。而湿性耳垢比较黏,不能自动脱落,建议这些人半年去医院做次检查,如果出现了堵塞现象,并且影响了正常听力,就由医生帮助取出耳垢”。**提醒道,当然,有的干性耳垢也会形成硬块,不能脱落,也需要就医。
  除此之外,**还特别指出,对孩子而言,应该每3—6个月定期到医院清理耳垢。

        责任编辑:小郭     WWW.1168.TV    2010-10-9 11:47:39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