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日常保健
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老年人骨质疏松和绝经期后骨质疏松。男女性的骨量在35~40岁以后开始下降,女性在绝经期以后的骨量丢失远远高于男性,故女性的发病率大大高于男性。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它是一种退行性病变。绝经期后雌激素分泌减少,引起老年妇女骨中矿物质含量丢失而发病;老年人肠钙吸收功能下降,钙代谢障碍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因个人体质不同,以及对营养吸收程度的差异,很多人从食物中获得的钙无法达到甚至远远达不到日摄入标准。医生建议,在保持合理膳食的前提下,每天可服用500~1200毫克补钙药物,服用剂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谨遵医嘱。
除了注意飲食之外,日常生活中,也要留意以下保健—
1、多晒太阳,使皮肤维生素D合成增加,有利于钙质的吸收。
2、适量运动,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供应,增加骨密度。
3、多吃含钙及蛋白质的食物。牛奶及豆制品含钙较多,鱼、鸡、牛肉蛋白质含量丰富。
4、忌烟、忌酒。
5、保持正确姿势,不要弯腰驼背,以免增加骨骼捕风负担。
6、不要经常采取跪坐的姿势。
7、四十岁以上者,应避免从事太激烈、负重力太大的运动。
8、老年人应慎用药物,如利尿剂、四环素、异烟肼、抗癌药、强的松等均可影响骨质的代谢。
9、防止各种意外伤害,尤其是跌倒容易造成手腕、股骨等处的骨折。
10、定期接受骨质疏松检查。
责任编辑:季芸 WWW.1168.TV 2011-1-26 11: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