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常见危险因素

健康知识2011-01-27 12:00:00703阅读

  当今,人们普遍关注“夺命没商量”的癌症;却不知动脉硬化才是人类寿命的“第*终结者”。
  根据世卫 组织的统计数字,心血管疾病是世界头号杀手,每年大约有1750万人因心脏病和中风死亡。
  许多人认为自己对“保心护心”相当小心,但一项*新调查却显示,多数人实际上都存在心脏病高危因素。
  第*届欧洲心脏病协会亚洲心血管论坛公布的这项全球新调查显示,亚太区心脏病流行形势严峻,每4名中国人和韩国人中,就有1人处于心脏病高危状态。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 所心内科****高润霖教授说:“这项研究表明,心脏病家族史、高血压 、糖尿病、高胆固醇是亚洲处于心脏病高危状态群的*常见危险因素。”
  激化高危风险行为
  不过令人担忧的是,亚洲人称他们不是健康 危险因素携带者,但实际上仍在做一些激化高危风险的行为,比如:忘记服用处方药。
  当被问自己是否有健康威胁因素时,44%的受调中国人说他们没有;但调查发现81%实际上存在至少2种危险性行为。
  在韩国,不认为自己有健康危险因素的比例增加到70%,却有高达86%的人存在2种或以上的危险性行为。
  国人对心脏病知道不多
  本地近三分之一的死亡归咎于心脏病,但却有很多女性 误会乳癌是她们的夺命环。
  伊丽莎白医药中心心脏专科医生刘立彬受询时指出,动脉硬化经过10多年形成,“心”不安,大脑、手脚都会出现问题,中风和猝死相伴而来;而国人明显对心脏病知道不多。
  一项调查发现,本地女性把只有8%夺命几率的乳癌摆在首位;而把实际上高达30%的心脏病致命率,当作仅9%来处理。
  这批有心脏病或高风险症状的受调者中,仅15%听说过“动脉硬化”,比韩国的11%来得高;另有44%拥有心脏病史者,过去一年忽略自己的高胆固醇水平,仅8%心知肚明。
  刘医生说,“所以我们也在论坛上探讨,如何缩短行业标准和实际临床的差距。”
  他认为,医生可能要选用更浅白的语言,或不厌其烦向病人解释心脏病的影响,也要督促病患准时服用多种药物。
  “如果病情稳定,则每年见医生2-3次,若病情不稳定,病人则需要增加同医生会面的次数,以提前预防任何恶化。”
  知多一点:动脉硬化 的影响
  一旦高血压、糖尿病、吸烟 等因素使动脉内皮受损,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就会聚集在局部,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随着斑块不断长大,动脉逐渐变窄甚至被阻塞,就会引起相应脏器缺血而引发系列疾病。
  如果动脉硬化:
  1 发生在大脑动脉:
  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头晕等,进一步或形成缺血性脑卒。
  2 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
  即冠心病 ,可导致心律失常 、心绞痛 、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
  3 发生在肾动脉:
  可影响肾功能,*终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蛋白尿、尿毒症。
  预防:
  1 坚持每天运动30分钟,慢走、游泳、瑜伽、太极或快走。有研究 指,每天步行半小时,可减少心脏病50%发作几率。
  2 保持膳食平衡,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严格控制动物脂肪和总热量的摄入。减少盐的摄入量,可减少50%需要治疗高血压人群。
  3 坚决戒烟。
  4 减少工作生活压力。压力导致肾上腺素大量分泌,使得血液更容易凝聚,增加心脏病发作机会。
  5 母乳喂养可减少孩子成人后心血管疾病、胰岛素抵抗、高血脂和肥胖的趋势。

        责任编辑:季芸    WWW.1168.TV     2011-1-27 9:48:08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