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从何而得

健康知识2011-05-05 12:00:00650阅读

    近视从何而得
    如果把我们的眼睛比成照相机的话,晶状体就像照相机的镜头, 眼球就像暗箱。角膜的弯曲度在孩子3 岁前就定型了, 不能瞬时改变。也就是说,只有镜头也就是晶状体是可以瞬时改变的。为了看得清楚,晶状体会不断地自我调整,看远的地方,它就变扁;看近的地方,它就变凸。这种生理功能叫“调节”。
    眼睛的调节功能与晶状体的柔韧性很有关系,孩子的晶状体柔韧性非常好,调节能力很强。所以,为了看得很清楚,他可以凑得很近地去看,这时他的晶状体会变得很凸;当看远处的东西时,他的晶状体又会变得很扁。所以,当你发现孩子有时凑得很近地去看东西时,并非一定说明他近视了,而是他的晶状体太能干了,在自我调节。年龄越大,晶状体柔韧性就越差,到了四五十岁,柔韧性就很差了,距离变近,晶状体却不能变凸,看近处不清楚,所以需要花镜来帮助调节。到了六七十岁,晶状体就没有柔韧性了。
    正因为孩子的晶状体太能干了,所以它会根据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调节。如果孩子持续地、长时间地近距离用眼,眼睛的睫状肌就会紧张,晶状体一直处于凸起的状态。这时,孩子就会出现一些近视的征兆,比如看远处不清楚,这就是假性近视。如果晶状体长期恢复不了扁平的状态,一部分孩子就成近视眼了。
    近视,适应现代生活的必然结果
    实际上,近视眼是一种生活方式关联性疾病,是人类为了适应现代生活方式采取的一种适者生存的进化。为了应付近距离工作,必须要有很好的近距离阅读能力,是眼睛适应环境的结果。爱斯基摩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前他们都是远距离用眼,根本没有近视的。当现代文明进入北极圈以后,爱斯基摩人也出现近视眼了
    可见,生活在现代社会,自然而然地,我们的身体就会本能地做出调节,去适应这种生活。轻度近视对多数人的生活影响还不大,一旦发展到中高度近视,引起眼轴变长,视网膜、脉络膜发生变性的时候,就进入了病理性近视,有可能带来视网膜脱离、眼底出血、玻璃体液化后脱离等后果,甚至失明。所以,我们要注意的,是避免孩子的眼睛过早近视,近视太严重,给身体和生活带来麻烦。

            责任编辑:李静    WWW.1168.TV    2011-5-5 10:37:59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