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友防止肝硬化

健康知识2011-05-18 12:00:00627阅读

  肝硬化在我国属于多发病,是一种或几种病因反复、长期损伤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出现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破坏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形成,形成再生结节,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肝脏逐渐发生变形,质地变硬,形成肝硬化。在导致肝硬化的病因中,大多数为慢性肝炎,少数是酗酒和慢性血吸虫病所致,个别病例与遗传、代谢性疾病有关。
  肝癌的发生除了上述病因以外,食物中的黄曲霉素污染也是重要病因,饮水污染也是可能原因。 那么,肝硬化是否可以防治呢?答案是肯定的。早期肝硬化经过积极防治,可以逆转或不再进展,但晚期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肝硬化的防治非常重要。
  首先,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才能有效预防肝硬化发展。
  慢性乙肝和丙肝是肝硬化发生的主要病因,因而必须积极治疗慢性乙肝和丙肝。但由于目前无治疗有效药物,且并非所有的乙肝和丙肝都会导致肝硬化、肝癌,只有约2%的慢性乙肝感染会发生肝硬化,肝硬化病人中只有3%~10%会发生肝癌,而丙肝发展至肝硬化一般需要20年。因而,在决定病因治疗(即抗病毒治疗)之前,必须预测病因治疗的有效性。
  目前证实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有:a干扰素及核苷(酸)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贺普丁)、阿德福韦酯(贺维力、代丁、名正、久乐、阿甘定等)、恩替卡韦(博路定)、替比夫定(素比伏),这些药物各有特点,病人使用需个体化。此外,已经明确干扰素治疗可以降低肝炎导致的肝癌发生率,核苷类药物长期治疗也可降低肝癌发生率。
  需要强调,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切不可自行服药和自行停药,否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目前抗病毒治疗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即肝功能检查正常)无效,且这类人群肝硬化及肝癌发生率极低,因而不建议抗病毒治疗,但必须定期监测肝功能状态,一般要求每3~6个月检查肝功能,以便及时发现肝炎活动;切不可偏信广告,盲目治疗,既劳民,又伤财!
  长期大量饮酒也是肝硬化发生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慢性肝炎病人,因而防治肝硬化必须做到坚决、彻底戒酒。
  其次,定期体检预防肝硬化发生
  由于大多数肝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必须通过检查才能发现肝炎活动;反复肝炎活动、久治不愈的的病人还必须定期超声波检查或其他肝硬化指标检查,一旦发现肝硬化迹象,需进一步检查,必要时肝活检明确。
  第三,药物治疗阻断肝硬化
  我国中医中药在抗肝纤维化、肝硬化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这些中药对抗纤维化治疗起到一定作用,但切不可以中药治疗替代抗病毒治疗,否则可能贻误病情治疗。坚持中西医结合,发挥彼此优势,不失为防治肝硬化之良策。 
        责任编辑:季芸    WWW.1168.TV     2011-5-18 16:26:30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