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药市场如何做(1)
这么大的市场,画饼充机还是另有隐情?
“你看看,连电视都在打护眼的这个卖点,什么‘不闪的才是健康的’、什么胶片电视,灯具也是抓住保护儿童视力这个点来卖,你就会知道,护眼市场的需求有多大”,一位护眼业内人士这么直观地分析道。
据国家教委和卫生部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学生的近视率已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中小学生近视率已达34.6%,高中生近视达70%,我国青少年因近视致盲的人数已达30万人,如果加上成人近视人口,全国近视患者大约有3亿之多。业内人士分析,用*保守的数据计算,目前光是国内大概就有3亿多人需要配戴眼镜来改善视力,这一群体相当于美国人口的总和。
**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护眼产品市场容量接近300亿,仅国内眼保仪市场至少有105亿人民币的市场总量。而且这一市场呈裂变式发展、成长性快,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600亿的市场空间。很显然,如果上述数据不是夸张说法,护眼产品市场将是一块诱人的大奶酪。
“护眼产品市场蕴含巨大商机,将成为商家重点争夺的又一个热点”,业内人士毫不掩饰他们的观点。在多家护眼产品厂家的招商书中,几乎没有例外地将引用了上述教委和卫生部的调查结果,来证实护眼市场规模的巨大。如北京某生产爽目卡的公司在分析市场潜力和空间的招商资料中指出,根据有关**部门数据统计:我国有3.5亿的近视人群,其中30岁以下的人群占60%即2.1亿,其中有50%的人群可以产生购买行为即1.05亿。另外,需要预防近视的人群(主要指儿童青少年)近3亿多人,这些人将是潜在的消费群体,同时也是购买群体。
对于这种算法,也有不少不同的看法,“近视人口规模的巨大并不等于护眼有效市场规模的巨大”,因为这些数据都是在讲已经发生近视的人群,这部分人群在考虑矫正近视的优选在目前还是配带眼镜。眼镜架在鼻梁子上又沉又重,还是人们的优选,为什么?带上后立马管用,眼前一片光明,效果的短时间见效让人没有理由不选他。首都眼科界****在一次座谈会上一致认为,18岁以下患近视的青少年应优选配镜,*安全、有效的方法是配戴框架眼镜。所以护眼市场不等同于近视市场,不能和配眼镜的来争,它的市场定位应该是潜在的近视患者,即近视的预防和保健上。每年新增近视患者,每年大约有三**,这才是护眼市场真正应该开发的地方,也是*有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的空间。如果这样来算,护眼市场规模应该在50亿到60亿之间。
西安交大瑞森新视觉科技公司总经理任永平认为,目前儿童在10岁之前为视力发育的敏感期,其间3至8岁极为关键。这一时期对于眼睛的治疗与保护尤为重要,因而在青少年视力治疗保健市场中以10岁左右儿童的需求表现尤为明显。我们的产品也是围绕这一年龄段展开。
不夸大效果是等死,夸大效果是找死
从目前市场上护眼产品的功能看,主要是消炎、缓解视疲劳或事后挽救护理;从产品形态看,以保健药品和机械仪器为主。由于技术和治疗理念的落后,加之急功近利的商人心态,导致许多产品夸大宣传、服务质量低劣,不但伤害了孩子健康和家长的信心,而且导致许多人对眼保健产品产生怀疑,甚至于等同于保健品。有人在总结目前的护眼产品市场时说,不夸大效果是等死,夸大效果是找死,这个市场上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立起来。
“大乱大治,正是因为护眼市场目前这种混乱状况,我们才有机会”,西安交大瑞森新视觉科技公司总经理任永平讲,“如果这个市场已经被三四个品牌瓜分殆尽了,你就是想来也没有后门了”。
责任编辑:陈江涛 WWW.1168.TV 2011-5-19 17: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