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概念和含义

健康知识2011-07-04 12:00:001446阅读

    简单来说,养生就是对生命的保养。生命航船行驶在时间的河流中,要经常维护,小心保养。
    养生是在深入、客观认识宇宙、自然的基础上,来探索人类生命规律,研究养生理论和养生技术,使人们顺应规律,对生命活动进行顺四时、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节**等保养、维护,优化生命体验,促进身心健康,修养德行,减少疾病。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和生存智慧。
    养生就是遵循生存之道,掌握生存之术。“道”“术”相合,缺一不可。有“道”乏“术”——虚,重“术”轻“道”——俗,“以道御术”,才是真正养生。
    学习养生,需要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才不会学些皮毛,做些买椟还珠的傻事。笔者基本上是成长于文革十年,文革开始进小学,文革结束出高中,满脑子不传统、不文化、不文雅,幸亏中医有医古文这门课程,稍微补充了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但还是相差太远。所以,这本书,充其量只能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分享。
    上工、中工、下工分别代表不同诊疗水平的中医,*高明的医生谓之上工。上工*擅长治未病,“治未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养生,让人少病、不病,见微知着,将疾病消灭于萌芽状态。生命保养与疾病治疗在中医里是平分秋色的,在中医发展的早期甚至更为重要,即使现在也是中医区别于现代医学的*大标志。高明的中医应该在诊治疾病的同时,很善于给予患者具体、到位的养生指导,而不是泛泛的“注意休息、要开心、吃清淡点”。
    上文中“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是以道御术的养生,而“今时之人”是恣情纵欲的害生。由此可以看出:养生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命观,一种世界观,不单纯是医学问题,而是如何看待生命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养生是一种综合的维持健康的行为与能力,它追求的不仅仅是长寿,更重要的是生命质量的提高。养生贯穿生命全过程,越早越好,老年才重养生已为时过晚,养生不是养老!
    有人说,《黄帝内经》是教人不生病的书,这话很有道理,因为书中关于养生的教诲很多。*能说明《黄帝内经》基本思想的就是这句话:“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如果现代的中医生或西医生拥有先贤圣人们的这种思维,就会涌现出很多真正意义上的名医大家。如果在医学高等教育和医学科研中体现先贤圣人们的这种思维,可以说医学从此踏上了真正智慧科学的“以道御术”的阳关道。

        责任编辑:李振楠    WWW.1168.TV    2011-7-4 8:54:32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