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健康知识2011-07-12 12:00:00643阅读

   治疗主要有下面的几个方面。
    (一)、一般治疗
    入住监护病房,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连续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心电图变化,密切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呼吸、胸痛和一般情况。建立静脉通道,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防止便秘。卧床休息时间应根据病情决定,对无并发症及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卧床休息1~**,对病情不稳定、有并发症的患者应适当**卧床时间。
    (二)、止痛治疗
    1.止痛剂:对心肌梗死患者,有效的止痛治疗可稳定患者情绪,降低心肌耗氧量,避免诱发心律失常。常用吗啡3 mg,静脉注射,每5-10分钟可以重复使用,总量不超过15 mg,使用中注意检测血压和呼吸频率。也可以应用哌替啶,50-100 mg肌肉注射。
    2.硝酸酯类药物: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扩张动脉使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降低,而使心肌耗氧减少。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扩张侧支血管,心肌血流增加,解除冠状动脉痉挛,而增加心肌供氧。常用药物有硝酸甘油、5-单硝酸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醇酯。
    3.β受体阻滞剂:它可降低血压,减慢心率而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减小梗死面积,降低病死率。可静脉注射,继而口服。药物有美托洛尔25-50 mg,2-3次/d,阿替洛尔6.25-25mg,2次/d等,用药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及早使用。未控制的心力衰竭、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心动过缓及慢性阻塞性肺病者禁忌使用。
    4.其他:立即口服(嚼服更好)阿司匹林150-300 mg。注意保持水电、酸碱平衡。
    (三)、梗死血管的再灌注治疗
    1.直接FFCA: 如具有完备的导管室和相应设备,操作熟练经验丰富的医生以及能达到相关的标准进行PTCA的,可考虑直接PTCA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优选治疗方法。其适应证是在发病6-12小时以内或超过12小时,有症状或静脉溶栓有禁忌证;梗死相关动脉严重狭窄;S-T段抬高和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等;若证实血管腔内有大量血栓时,可同时进行冠状动脉内溶栓。
    2.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治疗可再通血管、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及预后。心肌梗死后6-12小时内应进行溶栓治疗,同时必需掌握溶栓适应证与禁忌证,如有心肌梗死进一步扩大或再次心肌梗死的表现,即使超过12小时,也应溶栓治疗。
    溶栓适应证:①有心梗的症状,心电图显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0.1mV;②发病时间不超过12小时;③年龄小于75岁;④左束支传导阻滞(影响S-T段分析)及临床怀疑是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药物有:①尿激酶:15×105u静脉滴注,0.5小时内滴完,12小时后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
    ②链激酶或重组链激酶:15×105u,静脉滴注,应在0.5-1小时内滴注完毕。用链激酶前应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12小时后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日2次。
    ③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国外常规给药:首先15 mg,静脉推注;然后在0.5小时内静脉滴注50 mg;继续给予35 mg,1小时内静脉滴注,在2小时内给完;总量为100 mg。国内用法是8 mg静脉推注;然后在90分钟内再静脉滴注42 mg;总量50 mg,配合肝素静脉应用。
    (四)、药物治疗
    抗凝药物治疗:肝素能抑制凝血酶的产生和活性,发挥抗凝作用,而预防血栓形成。作为溶栓的辅助治疗,一般在溶栓后4-6小时开始,可使用普通肝素先静脉推注5000 U,继而每小时静脉滴注1 000 U,每4-6小时测定1次APTF(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或ACT(活化的凝血时间),然后根据保持凝血时间为正常的2倍来调整药量。一般应用2-**,以后改用皮下注射7500 u,每12小时1次,连用2-**。也可用低分子肝素代替。

        责任编辑:李振楠    WWW.1168.TV    2011-7-12 9:37:45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