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食物可助你预防前列腺癌

健康知识2011-08-04 12:00:00610阅读

    五种食物预防前列腺癌目前,世界老龄化社会,有**预计10年后,前列腺癌可能成为危害男性健康的第*肿瘤“杀手”。我国是比较注意养生的,所以大家都知道,饮食习惯与疾病的关系密不可分。那么,预防前列腺癌要吃什么呢?
    以下五种食物可预防前列腺癌:
    一、豆类健康影响:调查表明,经常食用豆类食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比不常吃豆类的男性低。豆类制品经胃肠道消化、吸收后,会产生一种植物雌激素混合物“牛尿酚”,可有效抑制雄激素双氢睾酮,对前列腺起保护作用。
    食用建议:做成汤汁饮用往往能更好地发挥功效。
    鲜豆芽汁:取鲜绿豆芽500克,洗净,以干净纱布绞挤取汁,加适量白糖,代茶饮用。中医认为,此方法具有清热、导赤的效果。
    绿豆车前子汤:取绿豆60克,车前子30克,将车前子用细纱布包好。绿豆淘洗干净,同置锅中,加水烧开。然后,改用小火煮至豆烂,捞出车前子,即可饮用。此方法同样能清热、利尿。
    贴心提示:大豆、黄豆、花生等食物,均含有益前列腺健康的“植物雌激素”.    四、番茄健康影响:早在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就注意到,番茄含有一种叫番茄红素的物质,具有独特的抗氧化功效,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对有害游离基的抑制作用是维生素E的10倍,能降低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食用建议:每天食用50~100克新鲜番茄,能满足人体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
    番茄加热后抗氧化效果更好,虽然烹饪过程会导致维生素c含量减少,但番茄红素和其他抗氧化物质含量显着上升。
    贴心提示:杏、葡萄柚、西瓜等水果中也富含有益前列腺健康的抗氧化剂。
    五、猕猴桃健康影响:猕猴桃富含氨基酸,其维生素C是等量柑橘的5~6倍,还有维生素B1、胡萝卜素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物质,尤其是“抗突变成分”谷胱甘肽,对前列腺癌、肝癌、肺癌、皮肤癌等癌细胞突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食用建议:鲜猕猴桃50克,去皮,捣烂,加温开水250毫升,搅匀后饮服,每日2次。
    贴心提示:葡萄、杨梅、橘子等水果可与其交替食用。
    二、洋葱健康影响:洋葱含有一种称为“槲皮黄素”的化合物,这是目前已知*有效的**抗癌物质之一,实验表明,它能防止细胞生物化学机制出现变异。洋葱还含微量元素硒,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能帮助消除体内自由基,增强细胞代谢能力。
    食用建议:中医认为,食用洋葱过多易引起发热症状,每次摄入洋葱不宜超过50克,切去根部,剥去老皮,洗净泥沙,生、熟食均可。
    贴心提示:苹果、茶和红葡萄酒中都能找到“槲皮黄素”的化合物。
    三、南瓜子健康影响:前列腺正常分泌激素,需依靠脂肪酸的帮助,南瓜子富含脂肪酸,可维护前列腺良好的功能。
    据统计,约2%的前列腺增生可能恶化为前列腺癌,美国研究人员建议,每天坚持吃一把南瓜子,有助于改善前列腺增生症状,同时预防前列腺癌。
    食用建议:取南瓜子100克,分3次剥皮嚼食,每次间隔4小时。
    贴心提示:葵花子、菜子油、红花子油和玉米油等也有丰富的脂肪酸。
    四、番茄健康影响:早在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就注意到,番茄含有一种叫番茄红素的物质,具有独特的抗氧化功效,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对有害游离基的抑制作用是维生素E的10倍,能降低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食用建议:每天食用50~100克新鲜番茄,能满足人体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
    番茄加热后抗氧化效果更好,虽然烹饪过程会导致维生素c含量减少,但番茄红素和其他抗氧化物质含量显着上升。
    贴心提示:杏、葡萄柚、西瓜等水果中也富含有益前列腺健康的抗氧化剂。
    五、猕猴桃健康影响:猕猴桃富含氨基酸,其维生素C是等量柑橘的5~6倍,还有维生素B1、胡萝卜素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物质,尤其是“抗突变成分”谷胱甘肽,对前列腺癌、肝癌、肺癌、皮肤癌等癌细胞突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食用建议:鲜猕猴桃50克,去皮,捣烂,加温开水250毫升,搅匀后饮服,每日2次。
    贴心提示:葡萄、杨梅、橘子等水果可与其交替食用。
        责任编辑:宋娟    WWW.1168.TV    2011-8-4 9:43:26

  • 郑 重 声 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合作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