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荐春季保健的针灸、推拿术
春季“主生发”提倡“养阳”
据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王祚邦介绍,常见的春季多发病及不适包括感冒、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脾胃病、过敏性疾病以及“春困”等。以“春困”为例,正如“春眠不觉晓”所说的,人们总觉得怎么也睡不够。从西医的角度分析,在冬天较为寒冷时,血管收缩,气血主要留在体内,我们会觉得头脑清醒,精力比较充沛,转到春天较为温暖时,毛孔张大,气血逐渐留在体表,因此脏腑内的供血、供养相对减少,人们往往还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秋分后,大自然的热量主要藏在了地下,到了立春后,阳气又从地底生发上来。“人体是一个小宇宙,道理是一样的。”王祚邦说,以肚脐以下两厘米的位置为基准线,相当于地平面,人的阳气也处于往上升、往外扩散的状态。因此,中医和西医的分析其实是一致的。同时,人体的阳气在某一段时间内又是相对守恒的,体外偏温的时候,体内就偏寒,有些人出现头晕、面红的表现时,往往是体内阳气相对少了,因此感到疲倦、困乏等不适。
王祚邦认为,春三月是阳气生发的过程,从整体上看,处于“养生养长”的阶段。正如我们平时所提倡的“春夏养阳”,“养阳气”正当时。
不要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束缚
王祚邦说,春季属于“肝经主气”的季节,肝经的主要穴位有太冲穴、行间、曲泉等,因此这些穴位也是使用针或灸进行调理、治疗的关键穴位。王祚邦强调,中医讲求辨证,比如此处所说的肝经,有的人是处于疏泄过旺,有的人则是虚,因此采用的穴位有别。此外,中医里的金、木、水、火、土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因此在治疗时也要辨证对待。
《黄帝内经》讲道:“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这里的“披发缓形”意为把头发散开,穿着宽松的衣服。其实就是告诉大家春天**别憋屈了自己的身体,不要给自己增加任何不必要的束缚,这些束缚会阻碍阳气的生发。“广布于庭”就是在大院子里,走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接接地气,让春气逐渐生发。
责任编辑:宋娟 WWW.1168.TV 2011-9-5 10: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