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尿病的遗传问题
科学家们在调查中发现,糖尿病人的亲属比非糖尿病亲属者发病率高。其父或其母有糖尿病者分别为8.33%,其亲胞有糖尿病者发病率为1.62-5.85%.一般认为,隐性遗传常隔代或数代,糖尿病病人遗传给下一代的不是病的本身,而是遗传容易发生糖尿病的体质,即突变基因遗传,临床称之为糖尿病易感性。糖尿病易感者,对胰岛素的适应能力很差,极易发生糖尿病。
据统计,若父母都是糖尿病患者,那么遗传给子女的概率是5%左右,但并不是说获得这5%的概率,就会得糖尿病,还需要有外界因素的诱发才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而且子女是几型糖尿病和父母是几型的并没有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遗传了容易发生糖尿病的体质并不代表就会得糖尿病,必须加上其他外界因素(环境污染、生活习惯不好、饮食结构不合理、长期处于不良心态的作用下、缺乏必要的运动等)作用下,才能诱发糖尿病。
在这里需要再补充一点,糖尿病不是传染病。它不会像流感、乙肝那样,从别人那里传染过来,也不会传染给别人。接触糖尿病人,即使是密切的接触也不会染上糖尿病。
家族中出现数个糖尿病的患者不是传染的结果;而是家族成员遗传了容易发生糖尿病的体质(即突变基因遗传,临床上称之为糖尿病易感性),加之家族成员有近似的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如:不合理的生活习惯、不科学的饮食结构、不良心态的困扰、缺乏必要的运动等)而造成的。
需要说明的是,遗传了容易发生糖尿病的体质并不代表就会得糖尿病,必须加上其他外界因素(环境污染、生活习惯不好、饮食结构不合理、长期处于不良心态的作用下、缺乏必要的运动等)作用下,才能诱发糖尿病。
如何早期发现并检测这些糖尿病家族里的易感人群?
在糖尿病人的一级亲属中,已存在胰岛素紊乱表现,即胰岛细胞分泌功能初期增强,以维持正常糖耐量,表现为高胰岛血症和胰岛抵抗。
血脂代谢主要表现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升高。
引起糖尿病人胰岛素降解过快的红细胞降解酶活性增高在非糖尿病一级亲属中也存在,且该酶活性与冠心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因此证明红细胞胰岛素降解酶也是糖尿病的遗传标志之一。
糖尿病人的非糖尿病一级亲属的钠—锂逆转换活性与血清结合珠蛋白水平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均可作为糖尿病的遗传标志。
责任编辑:小徐 WWW.1168.TV 2010-5-10 9: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