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所引发的症状及危害各不同
一些传统方剂中成药,如牛黄解毒丸、六神丸、云南白药等也出现不良反应,由于各种中草药、中成药中所含药物的有效成分不同,作用机理不同,制剂工艺不同,其所引发的症状及危害也各不相同。
1、过敏反应
据有关研究显示,中药所致的过敏反应约占中常见不良反应的50-60%,其中过敏性体克占过敏反应15-25%,除单味中药外,中成药及中药制剂引发的过敏反应较多见,涉及有丸、散、膏、片、针、汤、擦剂、冲剂、胶囊、口服液、含片等种剂型,常用药中以天花粉制剂、大活络丹、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正天丸、穿心莲等产生的过敏反应比例极大,约占中药过敏反应的80-90%.过敏反应类型有荨麻疹样药疹、固定性药疹、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紫癜、红皮病、红斑型水泡疹等。
2、引起各系统及脏器损害
中药引起其它不良损害依次为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肾脏、神经系统及肝脏。*常引起不良反应的是雷公藤制剂,乌头类、藿香正气水、板蓝根制剂、消渴丸较多见,约为30-40%,其主要对血液系统和肾脏产生严重毒害作用。乌头类及藿香正气水可引发心脏毒性反应,而消渴丸引发的毒性反应几乎全部是低血糖反应。尤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人参、西洋参、冬虫夏草等及一些补益成药如六神丸、牛黄解毒丸、云南白药等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均可引起肾脏、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多方面的反应。
3、对特殊人群毒害作用
以往观点认为中药药性较平缓,毒副作用少,一般临床上妊娠期治疗经常选用中药,但是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中药使用不当产生的不良反应并不比西药差,有些可能更为严重,因此,特殊人群应用时也要注意不良反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责任编辑:宋娟 WWW.1168.TV 2011-9-22 10:33:43